家庭、社区是满足老年人生活、人际关系、情感需求的较 佳场所。社区养老服务不能仅仅将老人当作被照料的对象,还应在自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尊严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在社区为老人提供“开放”的养老服务,提供饮食、浴缸、理发、修理、社区家庭医护、临终关怀等上门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医护需求。通过对社区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其照顾者进行定期走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生活照顾、专业护理、心理疏导。进行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满足老年人各个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较好地实现“老有所乐”。推广科学的饮食知识,提供营养配餐服务。充分发挥敬老爱老的传统文化功能,鼓励更多的公益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对老人进行关怀。
增进养老机构品牌的专业化发展。养老院的服务质量与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与政府监管工作的社会满意度有直接关系。要实效地实施《养老机构分级与评定》、《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标准》等文件要求,规范养老机构的建设,要采取强有力的、实效的措施,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走向专业化、品牌化,增进养老机构的优胜劣汰、良性竞争,推动老年服务机构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高,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标准化的专业服务。
加速智慧养老服务的信息化。要积极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准确对接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与资源,方便服务提供者为老年人提供准确、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利用因特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等,开展智能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支持外骨骼机器人、照护、医护机器人、虚拟现实医护训练设备等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并建立一批高智能、高科技老年人医护辅助器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扶持企业研发智能穿戴、便携监控、远程监护等智慧养老设备,以及适合老年人的日常用品、食品、服装等产品。推进老年人用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智慧健康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