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和服务进入人们的生活。在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的同时,让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更加温馨优质。随着智能健康养老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下一步要继续努力提高养老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整合各方信息资源。
智能扬声器可以提供一系列生活信息一系列点手指,移动应用程序可以解释体检报告,给出健康建议;戴上智能手表,可以实时监测心率、睡眠等健康信息。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和服务进入人们的生活,同时为老年人提供高效方便的养老服务,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更温暖、更优质。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民政部、国家卫生委联合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针对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养老需求,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应用加大产品供应、数据平台建设,拓展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智能健康养老产业出现了哪些新的商业形式和模式?如何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智慧生活?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企业。
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
试点示范作用突出。
早上7点,视频监控远离家乡的老父亲;上午10点,语音定期播放儿童节目陪伴孙女;临近中午,一键订购爱站外卖午餐。
去年7月,一个小型智能屏幕的到来让孙阿姨过上了智能养老生活。
孙阿姨住在北京市昌平区国丰美唐社区,像她一样享受智慧养老的老人。现在社区里有200多人。社区站长穆艳华告诉记者,看孩子、学跳舞、问养生,只要轻声一叫,智能音箱就成了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好伴侣。
国丰美唐社区的养老生活是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快速发展的生动案例。近年来,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新业态不断涌现,智慧健康养老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电力三所产业投资部主任吴欣说。
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智能定位卡、动态心电图记录仪、智能睡眠仪。面对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国内企业推出了一批具有智能、网络特色的健康养老产品,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委员会发布了两个版本的智能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广目录,包括118种智能健康养老产品、120种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促进了智能健康养老产品的普及和应用。
试点示范作用更加突出。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民政部、国家卫生委员会共同开展了四批应用试点示范工作,选择示范企业167家,示范街道(乡镇)297个,示范基地69个。天津、安徽、江西等省也出台了智能健康养老相关支持政策,示范驱动和集聚效应日益突出。
在技术和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产业资源加速整合,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智能健康养老产业链。吴欣说,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强大的企业,共同技术研发、标准检测验证、人才培训等产业支持能力不断增强。
加强信息技术支持。
提高产品供应能力。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行业发展迅速,但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老金需求的不断增长,社会可用健康和养老金资源供应相对不足。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和应用,提高养老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已成为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关键。
在新版《行动计划》中,加强信息技术支持,提高产品供应能力,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健康养老领域的综合创新和综合应用,提高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这为促进产业创新发展,让更多老年人享受晚年提供了道路。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不同的养老场景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商业形式和模式。
嘟嘟嘟嘟嘟嘟……电脑界面上的红色警报突然迅速闪烁,系统显示3号房间的浴室发生了一起老人事故。服务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救老人。这是江苏苏州斜塘街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不久前发生的一幕。正是毫米波雷达技术装置及时发现了李奶奶摔倒,使危险无形。
过去,一些养老机构经常配备紧急按钮,但在紧急情况下,老年人可能无法按下按钮。毫米波雷达技术实现了从被动报警到主动预警的转变,更好地保护了老年人。天河养老金创始人布江勇告诉记者,毫米波雷达技术主要用于无人驾驶领域,通过与国内智能硬件设备公司的技术合作,可以通过老年人运动轨迹分析、实时感知心率、呼吸和睡眠,一旦发生事故,可以主动报警,联动医院救援老年人。
如今,通过与智能硬件设备企业的对接,更多的辅助诊断、慢性病控制、严重疾病早期筛查、生活服务等新技术已经进入养老领域,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护理服务。
随着感知、高精度定位、健康监测等技术的发展,健康养老产品逐渐向智能化发展。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孙齐峰表示,智能可穿戴、健康监测、养老等智能终端设备将投放市场并得到普及,将造福更多的老年人。
信息技术的深度利用。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在养老产业成果显著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问题。
一方面,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还不够。未有效整合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信息资源、健康数据采集、存储和智能分析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市场发展。另一方面,目前产品和服务的老化水平不同,供应不符合实际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全国音视频标准委员会副秘书长赵晓英说。
在这方面,行动计划建议加强智能健康养老软件系统平台,实现有效的数据收集和管理。同时,鼓励企业研究健康养老数据挖掘的理论和方法,利用数据安全技术,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目前,一些地方和企业首先尝试整合老年人、家庭和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形成老年人的长期风险控制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
微信官方账号一键预约体检服务后,可以自动收到体检报告。与以往不同的是,报告不仅可视化,还增加了一对一医生解读咨询服务..前不久,北京朝阳区的王先生为父母下单了互联网体检服务。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挑战和机遇。深度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是促进养老产业发展、让更多老年人享受晚年生活的重要因素。高山风险投资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继续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发、业务推广和模式创新投入,加强产品和服务供需对接。探索智能养老院建设,加强物联网、大数据、远程智能监控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老年人的智能护理能力和水平。赵晓英说。